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归隐(优质3篇)
汪元亨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归隐
闲来无妄想,宁静处生情思。物情如螳螂捕蝉[一],世态似蛇吞象[二]。坚守志向隐居[三],深思兴衰沧桑。湖海宽阔心怀,山林久远兴味悠长。壶觞间,夜月映松花酿[四];轩窗内,秋风吹桂子香。
山翁醉如泥[五],村酒甜若蜜。回忆起莼与鲈[六],挥别名利追随。鸡鹜争食纷纭[七],鹜蚌相持不舍[八]。风雪飘扬双鬓,乾坤布衣共长。奔波中,尘事兴废无尽;静寂里,云林少是非。
【译文及注释】 [一]物情螳捕蝉: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说苑·正谏》中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也。” [二]世态蛇吞象:比喻人心贪婪,欲望无止境。《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记载:“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 [三]行藏:指从政和隐居。 [四]松花酿:指一种淡黄*的酿酒,又称为“松醪”。 [五]山翁醉似泥:引用李白《襄阳歌》中的诗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此处“山翁”泛指隐居山林的人。 [六]追思莼(chun)与鲈:指张翰回忆起家乡的莼羹和鲈鱼脍,表达对故土的思念。莼是多年生水草,嫩叶可用来烧汤。 [七]鸡鹜乱争食:比喻平庸之人为了一点微小的利益而斤斤计较。《楚辞·九章·怀沙》中有“凤凰在?兮,鸡鹜翔舞”之句,此处以此典故引申。 [八]鹬蚌任相持:比喻争斗双方僵持不下,而第三方却得以获益。《国策·燕二》中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拊其啄”之事。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2
邓宾子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
【译文及注释】
"乾坤"句:宇宙犹如一个能够旋转的小圆球,乾坤代指天地。
"日月"句:太阳和月亮如同两支迅疾飞射的箭,象征时间的飞逝。
"浮生"句:人生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梦境,浮生一词表达了古人对人生虚幻和富贵无常的认知。
"万里"句:描绘了东汉名将班超平定西域叛乱的壮丽场面,玉门关象征着胜利和辉煌。
"七里"句:指东汉隐士严光,他隐居在富春山七里处,成为后人传颂的大隐士。
"晓日"句:表达了运势好的人能够得到君主的信任,以长安代指君主的所在地。
"秋风"句:描绘了唐明皇在安禄山叛乱时逃亡西蜀的艰辛历程,蜀道难象征着险阻和挑战。
"星星":形容鬓发斑白,引用左思的《白发赋》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元曲《双调·落梅风》赏析3
《双调·落梅风》是一首很不错的元曲,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元曲《双调·落梅风》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调·落梅风》
新秋夜,微醉时,月明中倚栏独自。吟成几联断肠诗,说不尽满怀心事。鸾凤配,莺燕约,感萧娘肯怜才貌。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则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
【注释】
①寒玉:指清冷的水。这句是化用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思。
②“杜鹃声”句:辛弃疾《添字浣溪沙》:“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赏析】
这首小令状写离情。前三句写景,后二句写情。头两句,夕阳西下,春雨丰足。“风吹皱一池寒玉”初看是外在世界的描写,其实亦是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不妨视为过渡句,第四句“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才开始正面点题。
尾句“杜鹃声莫啼归去”,表达了主人公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用语含蓄,但却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拓展阅读
李致远《双调·落梅风》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①。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②。[1]
作品注释
①寒玉:指清冷的水。这句是化用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思。②“杜鹃声”句:辛弃疾《添字浣溪沙》:“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周文质《双调·落梅风》
新秋夜,微醉时,月明中倚栏独自①。吟成几联断肠诗②,说不尽满怀心事。
鸾凤配,莺燕约③,感萧娘肯怜才貌④。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⑤,则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⑥?
作品注释
①倚栏独自:“独自倚栏”的倒文,这是为了押韵的需要。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②断肠诗:极度悲伤的诗歌。
③鸾凤配、莺燕约:喻男女的匹配,爱情盟约。
④萧娘:唐以后对女子的泛称。周邦彦《夜游宫》:“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⑤琴剑:古代知识分子的行装。
⑥“则一片”句:只有一片赤诚的心。至诚心,非常诚恳的心意。《汉书·楚元王传》:“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