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幼儿园教学反思(优秀3篇)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教学活动反思:一次对生活和选择的深度思考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这节语言活动,以其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城市与乡村、思考不同生活方式的大门。故事中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互为 guest,在体验不同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忍俊不禁又引人深思的故事,也自然而然地将孩子们带入了对“哪里生活更好”这一问题的思考。
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尝试跳出传统的文本解读,将绘本故事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孩子们从观察、比较、思考和表达等多个维度深入理解故事内涵,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自豪感。
(一) 巧用多元素材,构建城市与乡村的感知桥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我并没有直接从绘本入手,而是将教学活动的第一站放在了对城市与乡村的初步感知上。课前,我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用照片、图画等方式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课堂上,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和图画成了最生动的教材。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自己眼中的城市和乡村,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描述着高楼大厦的雄伟和田园风光的秀丽,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画面,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起对城市和乡村的初步认知。
(二) 创设辩论情境,引导幼儿深度思考与表达
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我将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围绕“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欢到城里生活呢?还是喜欢到乡下生活?”这一问题,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孩子们化身为故事中的小老鼠,站在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的角度,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喜欢城市的繁华热闹,认为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美食;有的孩子则向往乡村的宁静美好,觉得在乡村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奔跑、玩耍。整个辩论过程中,孩子们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充分展现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 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形成多元价值观
这次教学活动,不仅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思考,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帮助他们在探究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成为更好的自己。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反思2
主题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精心设计和实施主题活动显得尤为关键。
在中班建构式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中的一个内容,《树真好》原本是以散文欣赏和创编为主要内容,但在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中存在以下问题:
散文的文字描述虽然通俗但较为复杂,不利于幼儿的创作。
对于幼儿来说,理解树的好处是他们学习创作的基础,然而现有活动缺乏相关的具体准备和*作。
改编为诗歌形式。
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园幼儿的特点,我选取了散文中的精华,将树的好处编写成了简短、易记的诗歌。通过实际活动,孩子们不仅能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创作。
整合多方面内容。
设计《树真好》活动时,我旨在通过诗歌创作的形式,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树木与人类、动物的关系,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实地体验。
我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进入果园,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孩子们在果园里尽情玩耍,开心学习,收获了快乐和知识。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3
一、主题背景
音乐活动中,经常看到的打击乐教育模式是:孩子跟着老师提供的节奏,一边又一边的模仿练习,直到孩子“学会”为止。如何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呢?中班打击乐《粉刷匠》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活动开始,只见王老师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张没有颜*的小猪的新房图片,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猪的新房漂亮吗?”小朋友马上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没有颜*的”、“不好看,给它涂上颜*才好看”。这时王老师“好,那我们就来做小小粉刷匠,帮小猪来刷新房吧”,短短一句话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动的内容“粉刷匠”。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师此时则是静静地观察孩子的动作,并不时地用鼓励及赞同的眼神回应着孩子。
音乐一停,老师就已经将目光注视在孩子们身上,“谁来试试,你是怎么刷房子的?”孩子们争先恐后举起小手。一个男孩子上前,随着音乐双手做摸墙状,快速地上下移动,表现八分节奏的动作,“哦,你是这样快快刷的,真棒!请你来教教我们吧!”刚才还有点羞*的男孩,俨然像个小老师似的教了起来,王老师却像个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间认真地学着。“哎呀,那你们知道哪个节奏在说这个快快刷的动作呢?”大家学好这个动作安静下来后,老师求助似地拿出三张节奏卡(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带休止符的八分节奏)。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发表起自己的看法:“X多的是快快刷的”、“X下面有横线的是要快快刷的”、“这张只有2个X,那张有4个X,是要快一点的”。“哦,是这样吗?”老师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大家。“我们试试不就知道了吗!”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提议。“你的办法真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被老师这么一说,乐得这个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乐声中,老师和孩子共同验证了结果。“对了,我们说对了”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们的小粉刷匠真能干,那你们还能用其它动作来刷这个节奏吗?”“可以,老师我可以横着刷”、“我会画圆刷”……片刻,孩子们就巩固掌握了八分节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师关切地说。“那你可以怎么刷让自己放松一下呢?”“慢慢刷”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太好了,你来教教大家吧……”随着音乐的节奏,大家又乐此不彼地学了起来,并且同样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节奏卡。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又掌握了四分节奏。
高-潮过后,老师提出那张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节奏卡(休止符用红笔画),这是只听见孩子开始窃窃私语:“哦,这么难的!”。这让我们几个下面听课的老师也一阵心揪:“这个节奏这么难,让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学习,老师要如何解决呢?”。只见王老师神态自若地将节奏卡贴到刚才的八分节奏卡下面,用挑战的语气问:“你会这个节奏吗?它与前面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呢?”室内一片寂静后,又马上沸腾起来:“老师我知道,这里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红灯”、“下面有横线”,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又活跃起来,活动也相当投入。“有线的有红圈的这个节奏要怎么刷?”老师追随着孩子的回答紧接着问。站起了一个小男孩,他镇定地说:“刷房子的时候有一个装颜料的桶,那个0(指休止符)像桶一样,刷的时候先把刷子在桶里蘸一下,再刷一下。”“太好了!你来快来做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刷!”伴随着音乐,师生开心地玩着、学着。一个具有挑战*的节奏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最后,老师请小朋友完整欣赏音乐,回忆音乐的那里是快快刷?哪里是蘸一下、刷一下?哪里是慢慢刷?经过完整的动作练习后,用上乐器进行伴奏。整个活动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
分析:
上一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