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通用3篇)

| 小小范文

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持续推进,语文考试的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考生的语文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总体方向仍然是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这不仅有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考与教学发展的统一。

高考语文主要测试五个方面的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考试内容涵盖语言知识与运用、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五大板块。

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二轮复习计划

1. 指导思想 :紧扣“考纲”,精确把握考题趋势,方向明确,讲练结合,注重能力培养。

2. *作方法 :采用大块切分小块的复习模式。

- 语言知识与运用 :复习时要注重简明、高效且实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根据“考纲”要求,将每个知识点细化为若干测试点,配以5个左右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直到掌握为止。语言知识的复习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重视课外的拓展与积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和实际应用,达到理想效果。

- 阅读理解 :包括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理解。复习时,应精选近几年高考试题为例题,紧扣“考纲”中的考点要求,做到讲解与练习相结合。讲解时要突出思路、方法与规律,练习时注重能力、信心与水平的提升。悟的环节要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3. 复习要求 :在语言知识与运用部分,要特别加强对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阅读理解部分,要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克服焦虑情绪。写作部分要注重规范化训练,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同时鼓励个*化表达。

(二)三轮复习计划

1. 指导思想 :模拟训练,回归课本,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2. *作方法 :教师根据现有的材料精编3套模拟试题,按照高考试题的形式进行训练,并通过讲评增强学生的应试信心。回归课本阶段,要明确指导学生复习的重点,避免笼统盲目的复习。

3. 复习要求 :合理安排复习节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反思。

(三)写作

写作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贯穿整个高三复习过程。

1. 加强文体训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写作进行专项训练。

2. 突破重点、难点 :针对写作中的难点进行专项攻克。

3. 重视技巧训练 :注重写作技巧的积累和运用。

4.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通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四)主要措施

今年的语文复习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 :高考强调能力的考查,因此复习要更加科学、有序,注重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和鉴赏等各项能力的培养,避免采取花哨的复习手段或盲目追求速成。

2. 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应通过有针对*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作文训练要到位 :作文训练要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审题能力、社会关注、创新思维、思想情感的培养等方面。

- 强调审题能力,确保即使是开放式作文也能准确理解题意。

- 关注生活和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

- 鼓励创新思维,在守规矩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 注重情感表达的训练,使作文更加生动、有深度。

(五)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1. 精讲,强调效率 :注重课堂上的精讲,避免盲目追求时间的堆砌,力求讲解高效。

2. 精选,巧练习 :在练习量上不求多,但要精选典型题目,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3. 学法,变学会为会学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 学习高考试卷与试题 :

- 系统学习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找出规律。

- 拆开法 :将试题分阶段进行学习,将每个阶段的复习与高考内容紧密结合。

- 微变法 :根据试题材料适当改编,进行题型变换,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

高二语文教师下学期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依托教育科学理论,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中突出“过程和方法”,注重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升文化品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依据高中生的实际水平,针对诗歌教学,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进行指导;散文教学则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和“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着手,旨在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学生分析

本期担任高二理科x班和文科x班的语文教学。两个班均为普通班,学生刚由高一升入高二,经历了分班,情绪不稳,人数较多,中等生较少,后进生较多,学习兴趣不足,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欠佳,课堂气氛沉闷,思维不活跃,问题思考不积极。

四、工作重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健康个*,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并检查常规工作,制定阶段*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增加阅读量,激发对*文学的感*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通过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加强书本和x远程教学资源的学习,提升教师自我素养。

提高备课质量,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发挥教师的个*和优势。

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周布置阅读任务,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名句名篇。

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与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学习他人经验,积极参与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作文训练结合“表达交流”和《周计划》,采用面批、互评、自批等多种批改方式,提高效率。

增强电化教学,扩充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一下学期语文计划3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观察,我基本上对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一些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少数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综合*学习三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

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4、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5、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8、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2.18--2.22)开学寄语、动员(1)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4)第二周(2.23—3.1)爸爸的花儿落了(3)丑小鸭(2)诗两首(2)第三周(3.2—3.8)伤仲永(3)写作:叙事要完整第四周(3.9—3.15)黄河颂(3)最后一课(4)

第五周(3.16—3.2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土地的誓言(2)木兰诗(3)

第六周(3.23—3.29)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综合*学习:黄河,母亲河(2)

邓嫁先(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第七周(3.30—4.5)音乐巨人贝多芬(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孙权劝学(3)

第八周(4.6—4.12)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3)复习(4)第九、第十周(4.13—4.26)段考复习、段考

第十一周(4.27—5.3)评讲试卷(自修)社戏(4)安塞腰鼓(3)第十二周(5.4—5.10)竹影(2)观舞记(2)口-技(3)

第十三周(5.11——5.17)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综合*学习:戏曲大舞台(3)伟大的

悲剧(4)

第十四周(5.18—5.24)荒岛余生(4)登上地球之巅(3)

《初一下学期语文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